雪中采芝vs. 寒林采芝——灵芝古画赏析
- 分类:灵芝百科
- 发布时间:2023-12-19 09:12
- 访问量:
雪中采芝vs. 寒林采芝——灵芝古画赏析
- 分类:灵芝百科
- 发布时间:2023-12-19 09:12
- 访问量:
比喻得之不易的“雪中采芝”
天山三丈雪,岂是远行时!更何况灵芝性喜湿热,如此天寒地冻,哪来灵芝可采?可是备受乾隆喜爱的宫庭画家金廷标却以“雪中采芝”为主题,画出了冰封世界的《瑶圃采芝图》。
清・金廷标《瑶圃采芝图》轴,188.2 x 87.9公分,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所谓“瑶圃”是仙境之意,但画中仙境描绘的不是冰雪奇缘的童话,而是冰雪风暴的险峻。仔细瞧,雪中采芝的人马有两组:正当悬崖上的一大一小还在寻寻觅觅,悬崖边采得两株灵芝的年轻人已在回程路上。两相对照,颇有可遇而不可求、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尽人事听天命的人生况味。
《瑶圃采芝图》里的两组采芝人。
为什么金廷标不画比较符合自然常态的夏秋采芝呢?原来此画不在写实而在写意,而意境所要传达的内涵就如乾隆爷以行书在画作上方御题的诗文:
雪压万林峦,松根拣劚看;
欲寻三秀草,去炼九还丹。
资内抑资外,有成必有完;
不须远取譬,身已不胜寒。
清高宗乾隆题《瑶圃采芝图》。
不知道您对诗文有何体会?由于目前所能查到的相关文献,对于这幅画的品评多集中在画家技法,像是以“斧劈皴”表现雪景山景,以西洋光影法表现人物衣纹等等,迫使笔者只好求助“聊天机器人”。历经一番讨论,得到的“共识”如下:
首句先以高山茂林、深雪危岩的外在环境比喻采得灵芝之不易;次句再以道家须经九次提炼(九转)才能炼得金丹比喻修练有成之困难;第三句转而强调,在修行的过程中,应善用内在资源,同时克制外在干扰,才是成就完美的必经之路;最后则是温柔提醒,毋须舍近求远,而要量力而为,才能避免“壮志未酬身先死”的悲剧。
此诗落款的时间是“己酉新正”,乾隆54年(公元1789年)新春,距金廷标离世已经22年。其实金廷标入宫服务的时间不过短短10年(乾隆22~32年),却能在入宫后一年半从“不列等第”升格至“一等画画人”,还能在永别两个十年之后让78岁的古稀皇帝提笔抒情,只能说画师满天下,得朕心者能几人?
比喻绝处逢生的“寒林采芝”
还有一幅描绘北方严冬萧瑟景况的《寒林图》,也融入了采芝元素,而执笔之人,根据画作上方以隶书写下的题跋“营丘李夫子,天下山水师;放笔写寒林,千金难易之”推断,可能是北宋山水画创始者,生于齐鲁营丘的唐皇室后裔李成(公元919~967年,五代十国至北宋初年),或是仿其画作的后辈。
宋・李成《寒林图》轴,146.8 x 75.2公分,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细看画中采芝人,光脚赤膊、头戴斗笠、肩披蓑衣、孤身一人的樵夫形象,让他有如陆地版的“孤舟蓑笠翁”;可是腰系葫芦(福禄)、肩负锄头、锄挂竹篓、篓中有芝(寿)的特定元素,又让他有如落入凡间的“采芝仙”。
辛苦人也好,山中仙也罢,那张山穷水尽的脸,已被绝处逢芝的喜出望外写入新的表情;本应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的荒寒死寂,也被灵芝的姹紫嫣红注入了一线生机。
《寒林图》里的采芝人。
天寒地冻,请多保重
古人画画就像今人拍照,都是生活文化、所思所想的写照,所以每当看到古画里这里也灵芝,那里也灵芝,连不该出现灵芝的地方也有灵芝,就不禁暗自忖度,古人到底有多爱灵芝,可以爱到像今日的我们这也拍猫,那也拍猫,无处不拍猫?(爱狗人士请自行替换成狗。)
不知古人真心怎么想灵芝,但从爱猫和爱狗人士的角度思考应该不难理解其中绝对有各种各样“说得清”和“说不清”的道理,而且这个道理肯定可以放诸四海皆准,才可能虏获众人芳心。
诚如《本草纲目》所载:“赤芝:苦平无毒。主治胸中结,益心气,补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紫芝:甘温无毒。主治耳聋,利关节,保神,益精气,坚筋骨,好颜色。久服轻身不老延年。疗虚劳治痔。” 灵芝之长保安康、养命应天,就在日常的保养里。
坐而言,不如起而行。采芝就留专人去采,我们只要记得天天吃、定时吃、定量吃,就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与祝福。
《寒林图》与《瑶圃采芝图》里的灵芝。
搜索
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集团
总部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高新区海西园创新园一期9号楼
健康热线:400-8899-773 招商热线:1810590805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05002116号-10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福州
官方公众号
微商城
天猫商城
京东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