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林志彬专文|两个灵芝个案报告: 一喜一惊
- 分类:灵芝百科
- 发布时间:2022-07-15 08:42
- 访问量:
北大教授林志彬专文|两个灵芝个案报告: 一喜一惊
- 分类:灵芝百科
- 发布时间:2022-07-15 08:42
- 访问量:
本文转载自《健康灵芝》杂志2022年第94期,文章版权为作者所有。
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林志彬
〔编者按〕林教授在本文介绍了两个被科学期刊报道的个案,其一服用灵芝孢子粉治愈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其二服用灵芝粉剂导致中毒性肝炎。前者证明了肿瘤消退与灵芝孢子粉有关,后者则揭露了灵芝产品质量不良的隐忧。因此一则以喜一则以惊,提醒消费者选购灵芝产品务必谨慎,才不致伤了荷包又伤身,赔了夫人又折兵啊!
许多医学刊物都有 “个案报告(case report)” 栏目,报告个案病人诊治过程中的有意义的发现,也包括发现药物的疗效或严重副作用等。在医药学发展史中,有时个别的发现会推动科学发展。
例如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Alexander Fleming)1928 年首先发现并报告青霉素分泌物有抗葡萄球菌作用,并将其命名为青霉素(penicillin,即盘尼西林)。此发现被搁置多年,直到1941年英国药理学家弗洛里(Howard Walter Florey)和德国生物化学家钱恩(Ernest Chain)从弗莱明的论文中得到启发,完成提纯青霉素及其抗链球菌的药理实验,并在一个垂危病人身上证明了它的抗菌疗效,青霉素才开始受到重视。
青霉素经过他们的二次研发后,实现了工业化生产,是人类历史上应用的第一个抗生素,拯救了无数的生命,成为20世纪的重大发现。因此接力研发青霉素的弗莱明、弗洛里和钱恩均荣获了1945年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下面两个灵芝临床个案报告,虽是偶然发现,但经报告者认真地研究和分析,前者为灵芝用于治疗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 DLBCL)提供了证据,后者则告诉我们不良的灵芝产品能引起肝中毒。
灵芝孢子粉治愈一例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民间有许多灵芝治疗癌症效果的个案传说,但被医学专业刊物报道者则属罕见。
2007年香港伊利沙伯医院Wah Cheuk等在《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ical Pathology》(国际外科病理杂志)上报告,过往无相关病史的47岁男性患者,因上腹部疼痛,于2003年1月来到医院就诊。
经尿素呼气试验(urea breath test)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呈阳性反应,胃镜检查发现胃幽门部位有大面积溃疡。取样活体组织进行检查发现,胃壁中有大量中到大型的淋巴样细胞浸润,细胞核形状不规则,位于细胞核内的染色质呈空泡状,核仁明显。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证明,这些细胞的CD20(一种B细胞分化抗原,它在95%以上的B细胞性淋巴瘤中表达)呈阳性,由辅助性T细胞(Th)、细胞毒性T 细胞(CTL)、调节性T细胞(Treg)表达的CD3为阴性,反映肿瘤细胞增殖活性的Ki67增殖指数高达85%。临床诊断为胃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
由于患者的幽门螺杆菌试验为阳性,因此先在2月1日至7日进行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再于2月10日进行手术切除。令人惊讶的是,在对切除的胃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时,并未见到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病理组织学变化,反而发现大量小型的CD3+ CD8+细胞毒性T细胞浸润胃壁全层,Ki67增殖指数更降至1%以下。
此外,原位RT-PCR检测T细胞受体β链(TCRβ)mRNA基因,显示为多克隆(polyclonal)模式,并没有检测到单克隆(monoclonal)T细胞群。
从此报告者提供的这项检测结果可知,患者胃组织里的T细胞是正常而非恶性增生的T细胞,因为肿瘤细胞丧失分化成熟能力,仅具有同一种特异性的遗传学标记,故表现为单克隆性,而正常的细胞增生则为多克隆性。
询问患者得知,2月1日至5日他每天服用60颗灵芝(Ganoderma lucidum)孢子粉胶囊(推荐者建议剂量的3倍)。手术后患者没有进行任何辅助治疗,随访两年半期间肿瘤均未复发。
研究报告者认为,手术切除的活体组织样本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结果不支持幽门螺杆菌根除大B细胞淋巴瘤的可能性,推测可能是患者服用大剂量的灵芝孢子粉,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对大B细胞淋巴瘤的主动宿主免疫反应,进而导致肿瘤完全消退【1】。
此个案报告诊断明确,治疗过程清晰,文章作者通过病理组织学和细胞分子生物学研究分析,证明肿瘤消退与灵芝孢子粉有关,科学性较强,值得进一步研究。
灵芝粉剂诱发一例中毒性肝炎
许多药理研究均证明,灵芝子实体提取物及其所含的多糖和三萜、灵芝孢子粉均具有明显的保肝作用,临床上用于治疗病毒性肝炎有明显的改善效果。
不过,2004年香港大学医学院Man-Fung Yuen等却在《Journal of Hepatology》(肝脏病学杂志)报道一例灵芝粉剂诱发中毒性肝炎的个案报告。
一名78岁老年女性因全身不适、食欲不振、皮肤瘙痒和茶色尿持续2周而求诊,有高血压病史,常规服用降血压药非洛地平(felodipine)2年,期间肝功能检查均正常,患者还自己服用钙剂、多种维生素片和灵芝。在煎服灵芝1年后改用一种新的市售灵芝粉剂产品,服用4周后就出现上述症状。
身体检查可见明显黄疸,血液生化检查结果如下表,免疫学检查排除患甲、乙、丙和戊型病毒性肝炎的可能性,肝脏活体组织检查的病理组织学结果则显示,患者有药物中毒性肝炎病理改变的现象。
此例患者服用灵芝水煎剂至少一年,未见异常,但改用市售灵芝粉剂后迅速出现中毒性肝炎征状,停用灵芝粉剂后上述血液生化指标逐渐恢复正常,故诊断为灵芝粉剂引起的中毒性肝炎。报告者指出,由于未能检测该灵芝粉剂的成分,因此是否是其他成分引起中毒,或是改服灵芝粉剂后剂量改变而造成肝中毒,均值得考虑【2】。
由于报告者未交代灵芝粉剂的来源及性状,此粉是灵芝子实体粉还是灵芝孢子粉或灵芝菌丝粉,均不清楚。笔者认为,此例灵芝粉剂导致肝中毒的原因最大的可能性是不良产品的质量问题,而是受到霉菌、农药、重金属污染所致。
因此,消费者在选购灵芝产品时,一定要购买有主管机关批准文号的产品,只有此类经过报批、检测,并经主管机关核准的产品,才能为消费者提供质量可靠、安全有效的保障。
【参考文献】
1. Wah Cheuk, et al. Regression of Gastric Large B-Cell Lymphoma Accompanied by a Florid Lymphoma-like T-Cell Reaction: Immunomodulatory Effect of Ganoderma lucidum (Lingzh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ical Pathology. 2007; 15(2):180-86.
2. Man-Fung Yuen, et al. Hepatotoxicity due to a formulation of Ganoderma lucidum (lingzhi). Journal of Hepatology. 2004; 41(4):686-7.
【林志彬教授简介】
投入灵芝研究近半世纪,为中国灵芝研究先驱。原北京医科大学副校长、基础医学院副院长兼基础医学研究所所长、药理学系主任,现为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药理学系教授。1983~1984年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大学WHO传统药物研究中心访问学者,2000~2002年香港大学访问教授,自2006年迄今为俄罗斯彼尔姆药学科学院名誉教授。
1970年迄今,采用现代科技方法研究传统中药灵芝及其有效成分的药理作用及其机制。发表灵芝研究论文逾百篇。2014、2019连续六年入选爱思唯尔(Elesveir)中国高被引用学者榜单。
著有《灵芝的现代研究》(1~4 版)、《灵芝:从神奇到科学》(1~3 版)、《Lingzhifrom Mystery to Science》、《灵芝扶正祛邪,辅助治疗肿瘤》、《灵芝纵横谈》、《Ganoderma and Health》等多部灵芝著作。
搜索
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集团
总部地址:福建省福州市高新区海西园创新园一期9号楼
健康热线:400-8899-773 招商热线:18105908051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福建仙芝楼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闽ICP备05002116号-10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福州
官方公众号
微商城
天猫商城
京东商城